UC各校区录取评分体系与详细评估标准
📚
本文基于对加州大学(UC)各校区录取流程的深入研究,详细梳理了各校区独特的评分体系与评估标准,助你全面了解UC录取背后的逻辑与细节。
🏆 UC Berkeley(伯克利)
转学录取评分体系(文理学院)
- 1-4分数制,可有中间分值,主要针对转学生。
- 1分(前5%): 学术表现极为突出,需满足3.0以上GPA、60学分、必修课程等要求,且在教育背景下表现卓越,非学术贡献也很强。
- 2分(前15%): 学术表现很高,非学术领域也有突出表现,通常能获得秋季录取。
- 2.5分(前25%): 学业表现高,录取季节视竞争情况而定。
- 3分(前45%): 学业表现较强,但竞争激烈,录取结果不确定。
- 4分(后55%): 资格达标但竞争力不足,通常被拒。
- N分: 不符合最低要求,自动拒绝。
新生录取(全人评估)
- 综合考察学业、课外活动、影响力、学习热情、领导力、跨文化参与等。
- 多名专业评审独立打分,分为“强烈推荐”到“不推荐”。
🌟 UCLA(洛杉矶)
综合评分体系
- 采用全人评估,1-9分制,9分为最高。
- 每份申请由两名独立评审阅读,综合打分。
- 无最低GPA保证录取,重视申请者在教育背景下的成就。
- 学业成就与机会背景
- 个人品质与性格
- 对学术与文化活力的潜在贡献
- 领导力与社区服务
- 特殊才能与成就
🔬 UC San Diego(圣地亚哥)
全人评估体系
- 无固定分数线,全面考察学业与个人素质。
- 学业因素:10-11年级GPA、课程难度、12年级课程安排、与机会背景的对比。
- 个人素质:领导力、社区服务、多元背景、克服挑战的能力。
- 不考虑SAT/ACT成绩。
🏖️ UC Santa Barbara(圣塔芭芭拉)
三指标评分体系
- 学术指数(18分满分): 由GPA、课程量、AP、社区大学课程等算法得出,体现学术实力。
- 工程学术指数(18分满分): 针对工程学院,重视STEM课程与准备。
- 课外+文书指数(9分满分): 由1-3名评审根据课外活动、文书、个人情况打分,9分为“自动录取”仅需一名评审。
- 高分申请者可享受快速评审。
🍊 UC Irvine(欧文)
综合评审流程
- 无固定分数权重,学术与个人成就并重。
- 学业因素:A-G课程GPA、荣誉课程、AP/IB/大学课程、与机会背景的对比。
- 个人成就:特殊才能、领导力、社区服务、教育项目参与、克服困难。
- 录取率约26.6%,中位GPA 4.00-4.25。
🌱 UC Davis(戴维斯)
13项综合评估
- 采用UC标准13项因素,权重均等。
- 学业:A-G课程GPA、课程难度、荣誉课程、12年级课程质量。
- 个人:学科突出、项目/科研、成绩提升趋势、领导力、社区服务、特殊才能。
- 最低要求:加州居民GPA≥3.0,非居民≥3.4。
🌲 UC Santa Cruz(圣克鲁兹)
多分项全人评估体系
- 2021-22年起采用8分项体系:
- 成就背景分(1-5分,1为最佳): 综合GPA、课程数、荣誉课程、12年级课程难度,与同校UC申请者对比。
- 七项“非认知”因素(1-3分,1为突出):
- 韧性、成熟度、特殊才能、专业匹配、教育项目参与(2023年起移除)、领导力与社区参与、多元贡献。
- 多项分数加权,录取轮次权重不同。
🏜️ UC Riverside(河滨)
固定权重学术指数体系
- 采用固定权重模型,最终得出学术指数分(AIS)。
- 组成:高中GPA(加权)、AP/IB课程、校内排名、低收入家庭、第一代大学生等。
- 优点:透明、数学一致性强,有助于实现多元化招生目标。
🌄 UC Merced(默塞德)
混合型选拔体系
- 结合定量与定性评估。
- 考察GPA、课程完成/规划、荣誉课程、校内排名、12年级课程质量、学科成就、项目/科研、成绩提升、特殊才能、教育项目参与、个人经历背景下的学术潜力。
- 个人情况、领导力、社区服务、项目经历等非学术因素同样重要。
—— 关键差异与共性 ——
🔍 校区间的主要差异
- 全人评估: Berkeley、UCLA、UCSD、UCI、UCD、UCSC,侧重综合素质,无固定权重。
- 固定权重: UCR,采用数学模型,分数透明。
- 混合型: UCM,定量与定性结合。
- 所有校区均有严格评审员培训(4小时以上),统一标准,盲审测试确保一致性。
- 大部分申请由2-3名独立评审打分,分数差异大时会复审。
- 13项UC综合评估因素为基础
- 重视背景机会下的成就
- 多评审机制,确保公正
- 文书(Personal Insight Questions)权重高
- 全系统不再考虑SAT/ACT成绩
💡
UC系统的录取理念强调:学业成就需结合机会背景评估,在保持世界一流大学标准的同时,兼顾公平与多元。各校区在UC统一原则下,发展出各自特色的评分体系。